#【心理微课】
遇到一点点小困难,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回家,要走,要躲起来,这就是“习得性无助”。
即使理性告诉你,自己在某一方面真的很擅长,但当别人夸你的时候,你都会如坐针毡,觉得自己很差劲,成功只不过是运气使然,终有一天自己会人发现是个草包,然后被人大加指责、别人也离我而去。这就是“冒名顶替综合症”。
遇到任何困难,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向别人求助,所有事情都是你一个人抗的,我还以为只是我超级独立来着.....
遇到特别难过的事,你会突然抽离出来,像个旁观者一样不停地问自己:“真有那么痛苦吗?装的吧?”然后自己就不难过了。这原来是情绪解离,即便释放自己的情绪,也觉得自己不配,结果你还以为是特别会哄自己。
如果有人对你大吼大叫,你会说不出话来,感觉自己石化了,脑子里会有一些想法,但嘴巴会像粘住了一样,手和脚也动不了。通常这个时候对面的人会更生气,大吼着:“说话!”,后来你才知道那是冻结创伤反应。
你会反复推开自己喜欢的人。明明知道自己有多爱对方,但是一旦走入亲密关系,就被担心和害怕失败,害怕对方发现自己的自卑,害怕对方的爱只是说说而已,因此随时做好了逃跑的准备。这就是回避型人格。
不断地为每件小事道歉。如果你特别着急的话,你会连续说好几遍。当有人告诉你不要再说对不起时,你会再次对他们说“对不起”。一旦你习惯性道歉,你会在潜意识理分析自己错在哪里,即使有些并不是你的错,还会让你常常怀疑自己。
任何事,你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最糟糕的结果,并为这个结果做出过度准备,或者即使成功已经到来,你还要如临大敌似的去确保万无一失,即便是生活中的普通的一件小事,也要像人生大事一样提前充分准备,这大概就是“灾难型思维”。
很多人说你脾气很好,其实是因为你太害怕面对争吵了。你甚至通过脚步声就能判断别人是不是在生气,高度警惕并敏锐地意识到对方语气和情绪的细微变化,然后讨好他们。这就是“讨好型人格”
